曼紐爾·康特雷拉斯 Manual Contreras 1988
- 背景資料
- 分類:正在出售
- 年份:1988
- 背側:巴西玫瑰木,單側板,雙背板(里層紅松)
- 面板:德國白松
- 弦軸:Rodgers私人訂制款
- 弦長:650mm
- 上漆:硝基漆
這部康特雷拉斯吉他來自香港吉他演奏家周啟良先生的收藏。
關于這部吉他的來歷說來話長。1984年周啟良先生獲得獎學金到西班牙圣地亞哥音樂節研習西班牙吉他音樂,當他到達馬德里后立即遍訪當地吉他工匠,最后在Calle Mayor 80號店里買了第一部康特雷拉斯吉他。
三年后的1987年周啟良先生再次到西班牙馬德里皇家音樂學院深造。音樂學院就在康特雷拉斯店附近,所以周先生與制作家經常交流。周先生提出對原來的吉他不大滿意,希望能夠改善??堤乩桌贡硎究梢灾匦轮谱饕话研虑僮鹘粨Q,只需另外補償上漆的價格。1988年5月新琴制作完成(即是本文照片中的吉他,周先生的第二把康特雷拉斯)。制作家按要求把音色調整為較明亮的特點,并且面板油漆采用不添加調色風格,令到整把吉他呈現原來木材的顏色。另外他在琴體內的標簽除了他的簽名外更寫下“Para mi amigo Steve”以及“12-5-1988”即1988年5月12日完成。
這部吉他的面板采用的是不對稱的音梁結構。而背板,相當特別地采用了雙層背板,外層是巴西玫瑰木,里層用的是加拿大紅松(用于面板的材料),背板的三根橫梁,應用的也是加拿大紅松。這樣的搭配,在我們見過的吉他中這是個案。仔細端詳此琴所搭配的著名的Rodgers弦軸,雕刻上了英文花體字“Steve Chau”,這是周啟良先生的英文名。這套Rodgers至今仍保持著完好的機械性能,珍珠母材質的紐扣仍漂亮依然。
在西班牙學成歸來的周啟良先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演出及錄音均用這部康特雷拉斯,包括兩張唱片《Guitar Golden Memory》及《Duet》,以及1988年底在廣州友誼劇院的演出。
曼紐爾·康特雷拉斯一世(Manuel Contreras I,1928-1994)在開始吉他制作生涯前,已經是一位杰出的木匠。1959年康特雷拉斯加入了拉米雷斯三世的作坊,研習傳統西班牙吉他制作的精髓。三年后離開拉米雷斯開創自己的作坊,按自己的理念繼續他的制作生涯,成為一代名工。
康特雷拉斯從一開始就以創新精神而聞名,自20世紀70年代起他不斷地嘗試了各種非常規的設計和技術,其中最著名的要數他的雙面板技術??堤乩桌乖趯嶒炛邪l現雙面板技術對音色音量等都大有裨益后,于1974年推出了雙面板型號。他這個型號的吉他受到了很多一流演奏家的喜愛——如著名的羅梅羅家族。這也促使了康特雷拉斯不斷地推陳出新。
佩佩·羅梅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提到,他父親在康特雷拉斯剛設立自己的作坊后就與之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也是康特雷拉斯最早期的用戶。出于對康特雷拉斯發自內心的認可,老羅梅羅甚至帶著羅梅羅的四重奏成員親自拜訪了康特雷拉斯的作坊。
康特雷拉斯推出過很多創新的吉他,如“Guitar-Harp”、“Alto-Guitar”等等。最為世人所熟悉的要數“卡雷巴洛”吉他,也是康特雷拉斯創新精神的充分體現之所在。這把曾經引起轟動的“卡雷巴洛”型號吉他,于1983年推出,他是制作家康特雷拉斯與卡雷巴洛合作的結晶。這把吉他最引人注目的是箱體在低音弦方向平直的腰線,還有面板上沒有“理所當然”的音孔。
1986年,老康特雷拉斯的兒子 Manuel “Pablo” Contreras(1957-2011)開始逐漸子繼父業。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父子倆開始共同開發一個叫“Sounding Back Support”的項目,這個項目旨在提高吉他的聲音響應。小康特雷拉斯繼承了父親的設計思路,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展,最終于1998年推出了“10周年紀念”型號。這把吉他充分地滿足了演奏家在大型音樂廳演出或者和管弦樂團合作時對音量的要求,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一型號,更是在聲望極高的“華金·羅德里戈百年慶典(2000/2001)”中贏得了金獎!
盡管獲獎無數,但是,或許數量眾多的演奏家一致選擇康特雷拉斯作為自己的演奏樂器才是這個偉大作坊最無上的榮譽吧。
一世逝世于1994年,二世僅53歲英年早逝于2011年。在二世逝世后,康特雷拉斯這個品牌和作坊,由二世的領班、在作坊工作了27年的José Antonio Lagunar所繼承。
如何詢價?
歡迎手動添加我們微信號:18666008352,與我們聯系詢問價格,以及定制周期等。
點擊聯系我們可以掃描微信二維碼。